科普天地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普天地 >

三垟湿地有哪些昆虫呢?

发布时间:2024-06-18阅读:

认识昆虫:

提起昆虫,大家脑海里首先会浮现什么内容呢?大概所有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些丑陋的形象:弯曲分节的腿,长长的触角,长相奇怪的口器等等,这些特征往往让不太了解昆虫的人谈虫色变,对昆虫避而远之。然而,事实确实如此吗?

昆虫为众多鸟兽动物提供生存的食物;是植物繁育的媒婆;捕食或寄生性昆虫还为保护植物奉献了巨大力量,又是自然界里默默的清洁员。小小昆虫构成世界生物体系最大的食物链网。没有昆虫在自然界里的这些服务,生态系统和它所支撑的生命将不复存在。那么,三垟湿地内究竟存在哪些品类的昆虫呢?

昆虫调查

昆虫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种类可能近1000万种,已描述的约100万种,比所有其他动物种类加起来都多,是现今地球上多样性最高的生物。课题组团队在三垟湿地范围内开展以蝴蝶和蜻蜓为主的陆生昆虫多样性调查与长期监测,2023年调查共采集或观察到三垟湿地10目84科253种。其中,蜻蜓目4科9种,蜚蠊目1科2种,螳螂目1科1种,直翅目8科22种,膜翅目6科17种,鞘翅目15科33种,半翅目18科52种,脉翅目1科2种,鳞翅目16科63种,双翅目14科52种。

2C54

三垟湿地昆虫各目物种数

下面,让我们看看调查中都有哪些常见的蝴蝶和蜻蜓。

蝴蝶类昆虫

蝴蝶属于鳞翅目昆虫,素有"大自然的舞姬"之称,是一类重要的授粉昆虫,与人类的生活可以说息息相关。按照最新的分类体系,我们把蝴蝶分为弄蝶科、凤蝶科、粉蝶科、灰蝶科和蛱蝶科5个大科。

弄蝶科(学名:Hesperiidae)体型小型或中型,整体颜色较深,以黑、褐、棕为主,形态与蛾子较为类似。

4E5F8

看起来有点像蛾子的直纹稻弄蝶(Parnara guttata

凤蝶科(学名:Papilionidae)是中到大型的美丽蝶种,常以黑、黄、白色为基调,饰有红、蓝、绿、黄等色彩的斑纹,一些种类更具有灿烂耀目的蓝、绿、黄等色的金属光泽。形态优美,许多种类的后翅有修长的尾突。

183DD

青凤蝶(Graphium sarpedon

20B91

柑橘凤蝶(Papilio xuthus

粉蝶科(学名:Pieridae)体型小型或中型,色彩朴素,多为白色或黄色,具有黑色斑纹,喜群居,是三垟湿地最为常见的种类。

3F712

黄色的东亚豆粉蝶(Colias poliographus)与黄色金鸡

35B3C

菊交相辉映最常见的菜粉蝶(Pieris rapae)正在交尾

灰蝶科(学名:Lycaenidae)体型小型,极少数中型。翅背面多彩,有红、橙、蓝、绿、紫等各种颜色,翅腹面则以灰、白、褐为主。

2B42A

专心寻找食物的蓝灰蝶(Cupido argiades

除了蝴蝶,蜻蜓也是备受人们喜爱的昆虫。

蜻蜓类昆虫:

蜻蜓目的昆虫主要分为三大类,差翅亚目的蜻蜓,束翅亚目的蟌(也叫豆娘),以及极为罕见的间翅亚目。如何去区分蜻蜓和蟌呢?我们可以从身材、翅形和停歇姿势着手。蜻蜓体型较为粗壮,翅膀宽阔,停歇时两翅张开。而蟌体型纤细,翅膀基部狭窄,停歇时合拢树立。蜻蜓拥有丰富的生命历程,从小到大涵盖了水陆空三个阶段。我们常说的蜻蜓点水就是蜻蜓在水中产卵,孵化后会变成蜻蜓幼虫。蜻蜓的幼虫有一个独特的名字——水虿(chaì),它是极为凶猛的水下杀手,捕食水中的小型动物。

20CB5

水下猛兽——水虿

蜻蜓幼虫经过漫长的水下生活,在某个时刻会从水中浮出,依靠挺水植物、石头等爬出水面,即将开始羽化。羽化后,蜻蜓就会从水下杀手变成空中杀手,捕食飞行的蚊虫。了解了蜻蜓的特征,下面我们看看三垟湿地常见的蜻蜓吧。

2C64C

黄翅蜻(Brachythemis contaminata)伫足枝头

1C1A4

褐斑异痣蟌(Ischnura senegalensis)正在交尾

11359

杯斑小蟌(Agrion femina

昆虫多样性调查的结果可为进一步建设“三垟湿地自然教育基地”提供科学数据,为三垟湿地的旅游宣传提供素材。同时,昆虫的多样性是进行多种研究的基础,调查结果可为植物保护、昆虫应用、耕种生物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提供重要科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