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天地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普天地 >

科普天地 | 一周认识一种湿地植物,这周认识【笔筒树】

发布时间:2025-08-12阅读:

一、笔筒树的分类及背景

笔筒树(Sphaeropteris lepifera),又名多鳞白桫椤。属桫椤科白桫椤属,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之一,被誉为"植物活化石"。其祖先可追溯至3.6亿年前的泥盆纪晚期,曾是恐龙的主要食物来源。第四纪冰川期后仅在中国南部、菲律宾和日本等地残存少量植株,对研究植物系统进化和地史演变有重要科学意义,现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同时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组织列入国际濒危物种保护名录。

二、笔筒树的形态特征

笔筒树茎干高6m多,胸径可达15cm。叶柄长16cm或更长,密被鳞片,有疣突;鳞片苍白色,质薄;叶轴和羽轴禾秆色,密被显著的疣突;最下部的羽片略缩短,最长的羽片达80cm;最大的小羽片长10~15cm,基部少数裂片分离,其余的几乎裂至小羽轴;主脉间隔约3~3.5mm,侧脉10~12对,2-3叉。孢子囊群近主脉着生,无囊群盖;隔丝长过于孢子囊。


三、笔筒树的习性及分布范围

笔筒树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忌阳光直射。对湿度要求高,不耐干旱,不耐寒。现主要分布台湾、福建、浙江南部。在温州三垟湿地五福源有引种栽培。


四、笔筒树的繁殖方式

笔筒树通过孢子繁殖:成熟孢子从叶背囊群散出,萌发为心形原叶体,经配子体阶段发育成幼苗,全程需180天,对环境温湿度极度敏感。


五、笔筒树的价值和用途

笔筒树的价值:1.生态价值:维系古老基因库,研究植物进化关键物种。2.科研价值:对古气候、地质变迁研究具重要参考意义。

笔筒树因其树干修长,茎干挺拔、叶形优美,叶痕大而密,异常美观,主要用于庭园荫蔽区造景或盆栽。


六、笔筒树的延伸文化

笔筒树群落形成独特的"树蕨森林"景观,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活名片"。其亿年生存史被赋予"时光守护者"的象征意义,体现生命韧性!


互动思考:我国首个笔筒树专属保护区在哪里?

来源:温州生态园集团公司工程监管部(技术研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