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27阅读:次
5 月 25 日上午,“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 温州市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活动暨儿童环境健康友好共建活动,在三垟湿地路演大厅拉开帷幕。这场由温州市生态环境局、温州市妇女联合会主办,鹿城区人民法院、温州市生态环境局生态园分局协办,温州市环科院、温州大学三垟湿地生态环境研究院承办,多单位协同发力的生态盛宴,汇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公益力量与亲子家庭,以多元形式共赴自然之约,共同书写儿童与自然共成长的时代诗篇。
活动中,通过《温州市儿童环境健康友好共建协议》的签订,构建政府、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的生态教育网络,为未成年人架起了亲近自然的桥梁;接着,鹿城区人民法院发布《野生动植物保护警示案例》,以真实案例呼吁社会各界持续增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法治意识,携手共护生态家园。“万物共生 儿童友好” 优秀作品颁奖环节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同时,特邀专家作“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鸟类主题科普讲座,开启了儿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启蒙之旅。
随后,在温州大学三垟湿地生态环境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奇的带领下,30组亲子家庭沿着湿地生态栈道,实地参观了百鸟岛、观鸟屋,开展 “鸟类多样性” 沉浸式研学之旅。大家手持望远镜深入湿地,寻觅白鹭掠过水面的倩影,观察湿地特有鸟类小䴙䴘栖息喂食的动态,听灰喜鹊穿过林间尽情歌唱的乐声,感受自然课堂的鲜活魅力。
在实践手作体验环节,研究院引入了3D可发声鸟类纸模型拼搭项目,通过现场亲子协作,共同拼搭三垟湿地常见的乌鸫、翠鸟、黄鹂、灰喜鹊等8种鸟类的立体模型,引导儿童在组装过程中认知鸟类身体结构。最后,模型内置入微型发声装置,轻触身体即可还原对应鸟类的真实鸣叫声,从视觉、触觉到听觉,全方位模拟自然生灵的灵动姿态,兼具了生态教育与几何美学价值。在制作鸟类喂食器时,身为三垟湿地“三宝”之一的瓯柑成为最受欢迎的鸟类食器,用简单材料制作出独一无二的鸟类“能量补给站”,传递儿童对自然的善意,为湿地中的鸟儿搭建温暖驿站。
此次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的实践活动,不仅是生态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 “知行合一” 的绿色行动,以科学之眼探索自然密码,以赤子之心守护生命律动。让每一次观鸟、每一件手作、每一场对话,都成为构筑永续未来的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