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要闻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我院要闻 >

走近湿地植物,共建生态文明

发布时间:2023-07-21阅读:

  2023年7月18-19日,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培养群众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实践队员专业知识素养,温州大学三垟湿地生态环境研究院联合温州大学生命曙光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温州大学附属茶山实验小学及三垟湿地开展了实践活动,走近湿地植物,倡导群众共建生态文明。

  幼教启明,学习生物多样性。在茶小开展的生物多样性主题课堂上,由实践队的教师组成员以三垟湿地植物介绍为切入点开展课程,通过介绍挂牌植物铭牌的内容组成,让学生们了解植物的生活型、花果期、形态构造等植物特征,加深学生们对植物的全方面理解,也让学生们学会如何解读植物挂牌。同时,教师组成员以植物多样性为主线,向学生们介绍了植物的分布、价值及其对生态系统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课堂以教师组成员呼吁学生们“认识植物、珍爱植物、维护生态系统多样性”作结,激发起学生们尊重自然、共建生态文明的热情。

  植物挂牌,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为促进群众认识植物、走近自然、共建生态文明,7月18-19日,生命曙光暑期社会实践队成员在研究院植物指导导师张永华和金鑫杰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三垟湿地,对三垟湿地41科80属117种共计534株植物进行了挂牌。通过提前规制挂牌路线和实地导师学生共同挂牌等一系列环节,实践队成员高效地完成了湿地植物挂牌工作,使湿地植物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身份“名牌”。三垟湿地是温州生态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温州市内保持最完整的水网湿地;温州大学三垟湿地生态环境研究院和温州大学生命曙光暑期社会实践队精诚合作,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用实际行动倡导群众走近湿地植物、共建生态文明。

  本次三垟湿地植物多样性宣讲及三垟湿地植物挂牌活动,不仅让大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地把专业知识融入到暑期社会实践,还培养了小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湿地植物上的身份“铭牌”不仅给游客提供丰富的科普知识,更提高了游客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意识。

  撰稿:温州大学三垟湿地生态环境研究院、生命曙光暑期社会实践队